-
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估僅需5.5年 三大在野黨立委相挺
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估僅需5.5年 三大在野黨立委相挺
2021-11-18
文/公庫記者吳容璟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1月16日偕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台灣維新召集人蘇煥智等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說明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址至台北港既有閒置碼頭N7至N9碼頭替代方案,時程最多5.5年後就可供氣,除可省下1,300億元蓋觀塘港的預算,還能讓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雙贏,比政府的外推方案更好,也獲三大在野黨立委支持。
藻礁聯盟律師張譽尹強調,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主張遷至台北港需11年的說法,是以目前尚未填海造地的N14區位為基礎,但聯盟所提方案是已建好且閒置中的N7至N9碼頭,政府從未評估過就說「時程來不及」,是明顯的片面錯誤資訊。
張譽尹說明,N7至N9碼頭目前由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以BOT的模式,移轉給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不過由於運量不如預期,尚未依合約興建碼頭及營運設施,BOT公司還提出展延及停止興建的申請,雙方正在協商履約爭議中。由於合約中授權政府可因政策原因終止合約,因此聯盟認為應妥善運用這40多公頃面積的閒置空間。
張譽尹說明,N7至N9碼頭目前由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以BOT的模式,移轉給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不過由於運量不如預期,尚未依合約興建碼頭及營運設施(圖/藻礁公投聯盟提供)
張譽尹強調,經濟部主張遷至台北港需11年的說法,是以目前尚未填海造地的N14區位為基礎,但聯盟所提方案是已建好且閒置中的N7至N9碼頭。(圖/藻礁公投聯盟提供)
時程方面,聯盟推估前置作業包含政策變更、終止BOT合約、環評審查等共1.5年;而港灣及造地工程0年則因已完成填海造地不用再費時;興建兩座儲槽及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共4年,與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年4月14日所提時程相同。
「利用N7至N9碼頭建接收站有十大優點」,張譽尹表示光是N9碼頭就能蓋4座18萬公秉的天然氣儲槽,若將40.62公頃的面積妥善規劃應可蓋6至7座儲槽,並合併爭議中的基隆協和電廠四接,從台北港拉海管至桃園大潭及基隆外木山,同時保護兩地海洋生態,且台北港的風浪更小、冬季仍可安全卸收,對中南部的空污控制更穩定。
過去提到台北港方案,經濟部皆提及新北市政府已在2017年、2018年表示民意反對建站,張譽尹則回應,當年民意反對時並未看到如今的詳細規劃,而「N7~N9碼頭替代方案」可將地方居民長期焦慮的東碼頭47座油槽提早遷離社區,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從未「把話說死」,希望新北市府一起研究可行性。
張譽尹強調,藻礁聯盟是反核立場,而近期在四大公投議題上,遭到擁核人士的「神邏輯」將「反對三接,所以要重啟核四」扣連,藉此蹭藻礁聲量,呼籲政府盡速啟動遷址規劃與可行性評估,立即停止大潭三接工程,並承認能源政策失衡,對漠視正當程序道歉。
會後經濟部發布新聞稿,再次強調台北港方案需要11年,還要面對新北市政府、地方民代反對,且港區土地已飽和、是高度繁忙的港口,也尚未考量拉管線數十公里對岸邊藻礁影響等,批評環團不應紙上畫路線、斷章取義引用施工時間,並重申外推方案已完全避開岸邊的潮間帶藻礁,不會造成突堤效應。
交通部航政司也以新聞稿回應,臺北港N7-N9碼頭特許臺北港貨櫃碼頭公司開發,近期已與港務公司對於該地的後續開發與運用有初步共識,並無閒置土地。另臺北港的航道並不適合LNG船進出,也會對船舶進出港貨物作業造成干擾,並澄清建置LNG接收站5.5年的規劃並非港務公司評估,中油公司也未將臺北港納入三接的替選場址。
藻礁聯盟律師張譽尹
三大在野黨立委相挺替代方案 呼籲執政黨勿再恐嚇民眾缺電
「民進黨不要再恐嚇民眾,每次都講三接不在大潭蓋就會缺電」,立委蔡璧如表示,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尤其藻礁聯盟提出的「多元輔助方案」中利用既有港灣與開發計畫來增加氣源,包括擴建高雄永安一接及台中二接、正在環評的協和四接、正在規劃中的麥寮六接等。根據能源局資料,2050年天然氣接收站的利用率恐怕只剩4成,政府更應全面評估全台的天然氣接收站,不要「債留子孫」。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補充,當初台中二接就是為了大潭電廠擴建,在2026年兩座儲槽完成後供氣量達到1,000萬噸,未來還會持續擴建增加到1,300萬噸,光是近年二接會增加的儲氣量700萬噸,就是三接兩座儲槽的2.5倍,呼籲政府應審慎評估遷至台北港。
蔡璧如強調,藻礁公投凸顯的是三個程序不正義,包含2016年至今仍不依法開啟劃設大潭藻礁保護區的審議程序、2017年賴清德以「藻礁換深奧」的政治力介入環評,以及2020年發生工作船擱淺、損毀藻礁,卻未依環評承諾停工(相關報導);還有兩個未澄清的疑慮,包括觀塘港的海象及風浪是否影響卸收安全及日數?外推方案的海流及漂砂對藻礁生態系造成什麼影響等,但至今仍不願召開有法律效力的「聽證會」釐清爭點,實是「鴕鳥心態」。
立委林為洲批評,政府寧願花5800萬元的預算「大內宣」,到處開「四個不同意」的說明會,卻不肯開一次「聽證會」進行實際對話,導致藻礁聯盟只能開記者會上說明替代方案,真的很可惜。藻礁聯盟在10月21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也提出召開聽證會的要求,但民進黨不但夾帶人數優勢否決要求,還偽善地把「一個月內召開聽證會」改為「三個月內」召開「公聽會」,除了公聽會性質與聽證會完全不同之外,三個月後公投都過了,實在太離譜。
對於政府「鋪設天然氣海管將破壞沿途藻礁」的說法,蔡雅瀅強調,依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評書第9-7頁,內容提及「我國現有天然氣海管佈設條件…均佈設於西部離岸約10公里之近海海域,水深30~50公尺的沙質海床」,而藻礁並非沙質海床顯然不適合埋設天然氣海管,因此政府說遷址就會破壞藻礁是錯誤的,請勿再誤導民眾。
「我們從未反對建三接,只是反對不當選址」,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現在充斥環團反三接的說法是混淆視聽,而帶頭混淆的竟是政府,令人相當遺憾。他強調,環評期間環團提出許多替代方案的可能性,但都被開發單位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否決,過去無論是前環評委員鄭明修、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或前能源辦委員莊秉潔都曾公開表示三接有替代方案,時程還比蓋在觀塘更快,如今團隊終於找到證據,希望政府能懸崖勒馬、立即宣布三接停工。
儲槽及卸收港口示意圖:張譽尹表示光是N9碼頭就能蓋4座18萬公秉的天然氣儲槽,若將40.62公頃的面積妥善規劃應可蓋6至7座儲槽(圖/藻礁公投聯盟提供)
拉海管至桃園大潭電廠示意圖(圖/藻礁公投聯盟提供)
從台北港拉海管至基隆協和電廠示意圖(圖/藻礁公投聯盟提供)
資料來源: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06784
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估僅需5.5年 三大在野黨立委相挺
-
【新聞稿】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碼頭 跨黨派立委齊讚聲
【新聞稿】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碼頭 跨黨派立委齊讚聲
2021-11-17
文/藻礁公投推動聯盟
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碼頭 、跨黨派立委齊讚聲!時程只要5.5年 、十大優點兼顧能源轉型與藻礁保育!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於11月16日在立法院紅樓202會議室,舉辦「中油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經藻礁公投推動聯盟的研究,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是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的替代方案,時程最多只要5.5年,使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可以雙贏,增氣減煤與中南部空污改善可以兼得,還節省納稅人1300億元之公帑,總共有十大優點。此一方案並獲得在野跨黨派的支持。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暨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
感謝在野三大政黨與臺灣維新召集人共同出面挺藻礁公投同意票,一起為我們的下一代,守護台灣重要的國寶級地景和生態系。
搶救大潭藻礁,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反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雖然現在氣候變遷議題嚴峻,在能源轉型有多元路徑的情況下,減煤減氣、全面限縮石化依賴才是正道。但是容我們再一次強調:我們自始未反對建三接,只是要求不要蓋在珍貴的藻礁地景及生態系上面。現在充斥著環團反三接的說法是淆視聽,而帶頭混淆視聽的,就是我們的政府,令人非常遺憾。
環評期間,我們就曾提出許多三接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但是都被開發單位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否決;實際上,不管是前環評委員鄭明修老師、前能源辦的委員莊秉潔老師,或是前環保署長詹順貴律師,都曾以書面資料、實際和中油顧問公司對談或是經周刊爆料證實:「三接有替代方案」,甚至時程比在觀塘更快。
近一年來,搶救藻礁團隊在多位立委幫忙調閱相關資料下,找到了台北港確實比較快的證據。今天的記者會,除了向全體公民分析說明報告,更期待政府能落實能源轉型,立即宣布三接停工,回應總統去年6月4日對環團表示期盼達成雙贏方案的心願,及早懸崖勒馬,亡羊補牢,別再誤國誤民。
此外,我們也請國人思考國家重大政策在程序不正義上的缺失對國家永續發展的影響,期盼未來在制度上能督促政府落實聽證會的制度,回歸民主法治的精神,讓政策更具體有效的被執行,減少社會成本的浪費。
臺灣民眾黨蔡壁如立法委員表示:
藻礁公投,要突顯的是政府的三個程序不正義與兩個疑慮未澄清。
三個程序不正義:第一、2016年至今,不依法開啟相關保護區審議。第二、2017年賴清德「藻礁換深澳」政治力介入環評。第三、2020年違反環評停工承諾。
兩個疑慮未澄清:第一、觀塘港海象、風浪,是否影響卸收安全與有效日數?;第二、外推方案突堤效應海流、漂沙對藻礁生態系的影響?
種種疑慮,尚未澄清,正當程序,尚未踐行,就要破壞7600年藻礁,民進黨大內宣不會傷害藻礁的鴕鳥心態實不足取,應該召開能夠釐清所有癥結點的聽證會!
況且,多元替代方案,都考慮過了嗎?現在民進黨政府提出的再外推方案,也承認藻礁不可能不受影響。而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提出台北港N7~N9替代方案只要5~6年,待會譽尹律師會詳細說明;另曾被提過的林口港,有海象穩、管線短的優點。除此之外,多元輔助方案,利用既有港灣與開發規劃,包括「永安(一接)、台中(二接)接收站,正在擴建」、「油轉氣:協和(四接),浮動式接收站(FSRU),正在環評。」、「煤轉氣:麥寮港(六接),正在規劃。」等,都能減少生態衝擊,還能減少空汙、增加供電。
民進黨不要再恐嚇民眾,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天然氣接收站夠用就好,目前已經規劃到七接,但專家學者評估2050年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恐剩4成,債留子孫。現行能源轉型規畫,實在有太多的缺失與漏洞。
環境律師張譽尹表示:
政府於110年5月3日公布外推方案以來,藻礁公投推動聯盟透過民眾黨蔡壁如委員的問政調查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聯盟認為,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的確是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的替代方案,時程最多只要5.5年,使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可以雙贏,增氣減煤與中南部空污改善可以兼得,還節省納稅人1300億元之公帑。聯盟在公布此一方案之前,也與全國各地環團、公民、學者以及在野黨派,深入交換意見,溝通其可行性,並獲得在野跨黨派的支持。
政府拒絕任何遷址替代方案,唯一關鍵的理由即為「時程趕不及」。但我們必須要指出,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具有時程短、費用低、天候佳、面積大、保育千年藻礁等多重優點,有極高度的可行性,對於生態與利害關係各方的衝擊均最低。但此一替代方案卻在政府的有意隱瞞或無心忽略下,未曾細心評估。「時程」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對三接政策,漠視「程序正義」,不依法召開聽證程序、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進行相關審議,這是民主臺灣的最大危機,需要人民以公民投票來複決此一不當選址政策。今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一次完整公布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該方案具有十大優點,包括:
1.與原址外推期間相當(最多5.5年)、
2.儲槽更多(基本上,40.62公頃加以妥適規畫,應該可以蓋6~7個儲槽)、
3.可以合併四接,保護外木山海洋珊瑚、
4.更便宜(觀塘不用蓋港,約省1300億元納稅人的錢)、
5.台北港風浪更小,卸收更安全、
6.對藻礁生態保育更好、
7.對中南部空污控制更理想(冬天風大,觀塘港不能入港卸氣。但台北港還是可以卸氣,讓燃煤機組順利降載或停機)
8.中南部老舊燃煤機組替代時程也不會延宕、
9.解決臺北港已開發地區的使用閒置問題、有利國家財政、加速台北港區既有47座油槽遷建時程,遠離社區聚落。
10.擁護核四重啟的人,再也沒有蹭藻礁公投聲量的藉口。
上圖一: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示意圖
上圖二: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LNG海管位置示意圖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同步呼籲政府應立即停止三接工程,盡早啟動遷址規劃與可行性評估。我們也呼籲全國公民:三接有替代方案,12/18出門投票,放心投下贊成票。保育臺灣千年藻礁、矯正政府的錯誤政策、捍衛民主正當程序,藻礁公投Yes。
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陳椒華表示:
藻礁公投牽涉到能源轉型、藻礁保育、正當程序等三大面向的問題。這個複雜的問題,需要的是更多、更正確、更完整的資訊,公開讓人民可以檢視、可以討論。但我們看到的是,政府一直沒有好好的把資訊公開在陽光下讓人民了解。人民要求一場聽證,但政府寧願花5800萬元的公帑在全國辦說明會,就是不願意依法辦一場聽證會。這是對於民主的不良示範。
時代力量支持藻礁公投,是經過決策委員會充份蒐集資訊後深思熟慮的決定,其中包含對於上述能源轉型、藻礁保育、正當程序等三大面向的兼顧思考。今天聯盟提出來的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就是兼顧了能源轉型、藻礁保育、國家預算理性的替代方案,而且具有很高的可行性。在公投之前,人民得知有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更可以放心投下同意票。
讓我們一起用同意票拒絕執政黨的恐懼操作,讓我們一起用同意票留下臺灣7600年珍貴的大潭藻礁生態系,讓我們一起用同意票維護民主臺灣的正當程序。
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林為洲表示:
像今天記者會的場景,其實應該放在聽證會來處理。但是很可惜,藻礁公投聯盟與在野黨一直希望辦理聽證,政府卻寧願花5800萬元來宣傳,就是不肯開一次聽證會。如今面臨全民公投,政府仍然不願對話。
在10月21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已曾邀請過邱文彥老師、蔡雅瀅律師以及潘老師來說明,會後也提出召開聽證會的要求,但民進黨不但否決這個要求,還偽善地把「一個月內召開聽證會」改為「三個月內召開公聽會」。但三個月後公投都過了,這種提案實在太離譜。
在10月21日,我們第一次聽到蔡律師提到的多元輔助方案,其實三接的替代方案很多,在既有已開發的海港來設置是最好的,也沒有環評的爭議。在港區內設置接收站,理所當然不會破壞環境。政府卻硬要另蓋新港來破壞環境,實在令人納悶。
今天我們很高興看到民間提出這麼清楚的替代方案,我不相信政府沒有替代方案。難道12/18公投通過之後,我們就沒有氣可用了?這不可能。政府只是不敢講,我們覺得很遺憾。
今天,我們讓全體國人知道,三接有替代方案,請國人放心投下同意票。
臺灣維新召集人、前臺南縣長蘇煥智表示:
台北港N7~N9為現成未使用空間,是最好的替代方案,可以節省觀塘離岸工業港開發費用1300億元。因為東北季風這麼大,觀塘工業港本來海象狀況就很惡劣,再外移的海象風浪更大,實在是增加太大的危險,遠比已經開發完成又有觀音山脈庇護的台北港危險很多,三接在觀塘實在是個很大的安全疑慮。
觀塘工業區東鼎公司最早是陳由豪投資的公司,當時的陳由豪真是豪情萬丈力能通天;除了在北部大潭的觀塘工業區及工業專用港外;在台南七股潟湖報編七輕及大煉鋼鐵廠的濱南工業區。而且二個計劃都在2000年總統大選前,在當時執政國民黨的刻意配合下完成環評。我當兩任縣長三屆立委,歷經17年,才終於真正擋下七輕的開發案。當時1997年我們就去京都參加COP 3,當時也簽了京都議定書。迄今歷經二十幾年,今年都COP 26了,沒想到觀塘工業區又再來了。
當時不管是詹順貴、莊秉潔,他們都說台北港是最好的替代方案,也極力的呼籲。但不知道在什麼壓力下,他們改變了想法。執政者不肯退讓,他們就被迫退讓了。可能是在核四公投的壓力下,他們在兩難下作出選擇。
2015年馬政府時代拍板中油公司向東鼎公司購買觀塘工業區及工業港,金額22.8億元。國民黨馬政府讓國營事業中油公司幫東鼎解套,這種國庫通黨庫的情形可以理解。可是偏偏馬政府時代這筆交易沒有完成,反而拖到2016年11月小英上任後,中油公司董事長陳金德時代才完成。
目前執政黨最嚴重的問題是不聽,Not hearing,剛才張律師說台北港方案可以省下1300億元,而且風浪比較小,也比較安全。要知道一開始中油是不要觀塘港的,因為風浪太大太危險,所以選擇從台中港接管過來。現在台北港距離更近了,也是現有的港口,既安全,又經過了評估,為什麼不用呢?
因為歷經了反濱南、反國光石化的環保運動,要在海岸敏感地區填海造陸工程開發觀塘工業區及工業港其實已經不可能了。而且在沒有工業區的情況下,去單獨蓋一個離岸的工業港,可以説完全不符經濟效益。更何況旁邊早已有更安全的台北港,而且台北港尚未充分發揮其經濟效益。只為了三接去蓋一個工業專用港,不但破壞環境,而且完全不符經濟效益,根本是完全錯誤的投資。
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教授表示:
當年我跟蘇縣長一起參與反七輕以及將軍鄉垃圾掩埋場的問題,一起努力,至今仍記得,深感敬佩,這期間滿多感觸。在第八屆立委期間,就有十位跨黨派委員(田秋堇、鄭麗君、吳宜蓁、張曉風、陳學聖還包括我),也為藻礁開過公聽會,今天又是跨黨派委員來支持。
藻礁是完整生態系,不是說觀新藻礁是藻礁,大潭藻礁就不是藻礁,它是完整的生態系統。當時跨黨派委員堅持的想法,到今天昨是今非了嗎?我覺得很納悶。今天我們把替代方案提出來,台北港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我再補充幾點。
第一、堤防興建一定產生淤積,例如在排水口這邊就必須經常清淤,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非常特別,這個海域的漂砂活動非常發達,是非常動態平衡的生態環境,藻礁與柴山多杯孔珊瑚是一個共生的關係,但建堤會產生包覆的效果,漂砂將會沈降而把藻礁永久性的覆蓋。
第二、外推方案的棧橋、堤防的包覆效果,會造成一個淺盆的效應,冬季會讓水溫降低,使海洋生物因不適應而死亡,澎湖跨海大橋的環境就是一個類似的例子。
第三、台灣有非常多堤防及沉箱工程的失敗案例,像是基隆潮境公園、龍洞灣的遊艇港、左營軍港、外木山等等,海堤都破壞過。
觀塘海象很差,遠遠不如台北港。而且觀塘建港的結果,將來是不確定的,而臺北港是已知的環境,他的開發結果是可預期的,是可確定。另外,從通霄到大潭的海管,也是早有規劃的,其實三接有很多的替代方案。但政府選觀塘,完全違反規劃的原則,沒有為最壞的狀況作規劃,是「先射箭、再畫靶」。
我們從COP 26會議可以看到,石化產品終究會被淘汰的,我們放眼2050年,一定要做這種終被淘汰的建設嗎?三接真的需要嗎?希望我們有永續的思惟,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的需要」。我們應該要有長遠的思考,讓國土留白,把機會留給下一代。
三接不是沒有替代方案,但七千年的藻礁,毀了就是毀了。我們當年努力停建了國光石化,今年我們也希望可以停建大潭三接。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律師表示: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蔡雅瀅律師表示:過去政府的文宣一再聲稱,若將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或林口港,海管將破壞沿途藻礁。但依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p9-7:「我國現有天然氣海管佈設條件…均佈設於西部離岸約10公里之近海海域,水深30~50公尺的沙質海床 」,藻礁不是沙質海床,顯不適合埋設天然氣海管。三接若遷址至台北港,理當比照其他海管埋設條件,不應威脅破壞藻礁。又依台中到大潭天然氣海底管線新建計畫環說書,該條135公里海管施工期程30個月。台北港到大潭,距離約僅50公里,如欲遷址,所需時間理當更短。此外,中油三接有藻礁保育爭議、台電四接有珊瑚礁保育爭議,政府應協調兩家國營事業,評估將三四接合併遷址至腹地較大的台北港,一舉保育兩地的生態系。
資料來源: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106690
【新聞稿】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碼頭 跨黨派立委齊讚聲
-
環團拋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濟部稱行不通
環團拋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濟部稱行不通
04:102021/11/17
中國時報 曾薏蘋 、 王玉樹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6日舉行「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在野黨3名立委前往聲援,呼籲政府立即停止三接工程。(劉宗龍攝)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昨拋出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的替代方案;聯盟強調,時程最多只要5年半,還能節省1300億公帑,經費便宜、風浪小、可保育藻礁,也可改善中南部空汙。不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2018年曾考慮過此替代方案,但因航港局稱會「占據航道」而作罷。
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指出,環團並不反對興建三接,但減煤增氣、限縮石化依賴才是正道,只要求不要蓋在珍貴的藻礁地景及生態系上。期待政府能立即宣布三接停工,回應蔡英文總統去年對環團承諾。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表示,這次公投要凸顯政府的程序不正義,與能源政策的漏洞。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且天然氣接收站夠用就好。
時力立委陳椒華也說,民進黨寧願花5800萬元到全國舉辦說明會,就是不願意依法舉辦一場聽證會,台北港替代方案對能源轉型、藻礁保育、國家預算都是更好的決策。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強調,台北港替代方案內容應該在聽證會上跟官員對話,但現在都快要投票,民進黨還是堅持留在原地破壞珍貴藻礁。
環境律師張譽尹表示,台北港是BOT方式興建,特許期50年。但合約中也表明,若有政策需求,政府有權終止BOT公司的營運許可。
對於台北港替代方案,曾文生表示,2018年時任行政院政委張景森曾帶著學者、環評委員、經濟部、環保署、航港局到台北港現勘。當時曾問過航港局人員,N7到N9碼頭是否可以拿來用?對方回應,「這個地點靠近航道邊,若天然氣船要進來會占據到航道。」
曾文生說,天然氣船體積相當大,因此台中港的天然氣船進出時,其餘船隻須保持禁行狀態。環團僅討論時間問題,卻忽略可不可行才是最重要的。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1117000414-263101?chdtv
環團拋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濟部稱行不通
-
三接遷台北港 藻礁聯盟提方案細節:五年半可供氣
三接遷台北港 藻礁聯盟提方案細節:五年半可供氣
2021-11-16
圖/文:王子豪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天(11/16),公佈團隊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接遷址台北港方案的評估結果與細節,並一一反駁經濟部過去認為不可行的原因。在時程上,聯盟評估僅需5.5年,與在大潭的外推方案相差不遠;甚至可將鄰近現有聚落的47座油槽一併整合外移,減少當地居民的負擔。
藻礁公投聯盟律師張譽尹說明,過去經濟部最常以「台北港要11年、來不及」作為理由反對,但那是因為經濟部用的是另外填海造陸方案,才會花這麼久時間。但團隊發現,台北港有可用的閒置空間,若使用台北港N7到N9約40公頃的基地,估計可在5.5年內啟用詳情,與外推方案相差不遠詳情。
張譽尹進一步說明,N7到N9碼頭現由台灣港務公司基隆分公司 BOT 給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台北港貨櫃碼公司不僅因運量不如預期,沒有依合約興建碼頭及營運設施而有履約爭議、正在協商中;且合約中更允許政府因政策等原因,終止相關的特許權利。張譽尹說,N7到N9現在由3間公司短期租用,製造三接沉箱等;若收回改設接收站,就可以讓這塊地從加害者變成藻礁的避風港。
張譽尹表示,在大潭的「三接外推方案」僅有2座共32萬公秉的 LNG 儲槽,且沒有擴建空間。而在台北港,單在N9就可興建4座共72萬公秉的儲槽。若把N7、N8整合進來,應可興建6、7座儲槽;或者是可以把台北港東碼頭、鄰近社區的47座油槽也遷移過來,化解地方居民對化學儲槽的焦慮。
張譽尹說,台北港還有很多其它優點,包括風浪更小、冬季更穩定,在能源供應、以及冬季減少中南部空污上都更穩定;甚至可能可以把一樣正在爭議中的基隆協和第四天然氣接收站整併過來。張譽尹呼籲,政府應立即停止大潭三接工程,立即啟動遷址可行性規劃,承認能源政策失衡,並為漠視正當程序道歉。
經濟部午間發佈新聞稿,但仍重複過去所講的「要11年」、「地方反對」、「沒有環評」、「台北港繁忙」等,未能回應藻礁公投盟所舉出的評估細節。
潘忠政表示,藻礁盟一直以來都沒有反對三接,而是三接設在不對的地方。張譽尹表示,藻礁盟的核心團隊都是反核的;近期在四大公投議題上,有支持重啟核四的人,將「反對三接、重啟核四」作聯結,他呼籲唯有政府正視三接遷址,才能避免擁護核電的人來蹭藻礁的聲量。
資料來源:https://www.eventsinfocus.org/node/7146592
三接遷台北港 藻礁聯盟提方案細節:五年半可供氣
-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提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部:可行度不高因有航安疑慮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提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部:可行度不高因有航安疑慮
曹晏郡 謝其文 / 台北報導 發佈時間:2021-11-16 19:51 更新時間:2021-11-16 20:06
結論先講
四大公投將在12月登場。藻礁公投的推動聯盟,提出三接遷移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聯盟指出,這項方案時程只要5.5年,而且經費更便宜,還能同時保育藻礁、改善中南部空汙。但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回應,因為天然氣船在進港的時候,有一半船身會停在航道上、出現航安疑慮,可行度不高。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表示,「從頭到現在都沒有反對過三接,只是要求不要蓋在珍貴的藻礁地景上面。」再次重申不反對三接興建,12月18日四大公投在即,藻礁公投推動聯盟邀集在野黨立委,提出把三接遷移到台北港的替代方案,認為這對比目前的觀塘港外推方案來說,能保護藻礁、改善中南部空汙,而且整體時程會更短。
環境律師張譽尹指出,「台北港的N7到N9貨櫃碼頭,時程只需要大概5.5年,40.62公頃大概可以蓋6到7個儲槽,三接目前的外推方案,它只能蓋2個儲槽。」
只不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接受網路節目專訪時點出,這不只是時程問題,而是考量天然氣船的體積,如果採用這個方案,進港後船身有一半停在航道上,會有航安問題。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指出,「你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那個藍色的虛線就是航道,它那個畫起來有半艘船在航道裡面,經濟部在107年、2018年就想了,也問了交通部,其實這個事情就是它有航安的問題。」
交通部也發出聲明,天然氣船屬於危險品運輸船,以台北港的航道寬度來看,如果設置靠泊卸收站,安全距離並不足。台北港也沒有建置天然氣接收站5.5年的規劃,而中油考量既有港區的土地使用、管線布設和作業安全等理由,並沒有將台北港納入三接的替代場址。
資料來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54313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提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部:可行度不高因有航安疑慮
-
藻礁盟估三接遷址台北港僅需五年半 跨黨派立委力挺
藻礁盟估三接遷址台北港僅需五年半 跨黨派立委力挺
環資中心 2021/11/16 18:00(2天前)
2021年11月16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報導
為守護台灣國寶級的大潭藻礁生態系,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16日)公布三接遷至台北港既有閒置港區的替代方案,詳細畫出設置圖與海管路徑,估算約僅需五年半即可完成,且能同時達到守護藻礁、穩定供電、減少燃煤等十大優點。
該方案獲得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以及前民進黨立委蘇煥智的支持,呼籲民眾對藻礁公投投下同意票。不過,經濟部及中油則仍堅持,三接遷址台北港耗時、不可行,且大潭電廠的天然氣需求已迫不及待。
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左起)、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等人,今(16日)舉行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齊力聲援藻礁公投,呼籲民眾安心投下同意票。孫文臨攝
經濟部稱三接遷址台北港需延後11年 藻礁盟:僅需五年半
中油選定在桃園大潭的天然海岸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卻因當地珍貴的藻礁生態系而引起諸多反對,從環評階段各界就提出諸多遷址建議,包含遷移台北港、林口港等選項,盼能創造能源轉型與生態保育的雙贏。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16日)與多名立委舉辦記者會,說明台北港替代方案的可行性。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強調,環保團體始終沒有反對三接,只是希望三接遷址,公投主文也是要求三接遷離大潭,移到其他更適合的場址,守護台灣珍貴的國寶大潭藻礁。
經濟部則多次指出,遷址台北港需耗時11年,而大潭電廠的天然氣需求已迫不及待,因此在環評階段提出外推方案,公投前又提出再外推方案,三接非選在大潭不可。公投成為「一定要遷址」及「一定不遷址」的爭辯。
活用已有台北港碼頭 藻礁盟列遷址十大優點
不過,環境律師張譽尹批評經濟部的算法並不正確,「將三接遷移台北港既有已填築的N7~N9碼頭區域,最快只需要五年半。」他推算,環評等前置作業約僅需一年半、儲槽管線及氣化設施依照經濟部估算約需四年,因此最快五年半即可完成。
環境律師張譽尹指出,三接遷址台北港是最佳方案,只需五年半且有十大優點。孫文臨攝
張譽尹進一步提出相關文件指出,台北港北三到北九(N3~N9)碼頭皆已完成填海造陸,依照港務局與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的合約,原本應作為貨櫃儲運使用,但因貨運量不如預期,僅使用N3~N6空間。
他說,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不僅未使用已填築的N7~N9,也提出展延或停止興建的訴求,目前正與港務公司進行協商等司法程序,若協商不成則須進行仲裁解決。
張譽尹甚至連海管及接收站設計都有替經濟部預先規畫好。他強調,目前N7~N9已經填築完成的港口土地,不僅沒有生態疑慮也可節省經費,只要透過海管就能供應管線到大潭電廠,「政府若能妥善活用國有財產,這裡將成為三接最好的替代方案。」
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十大優點 1.與原址外推方案時間相當:僅需約5.5年 2.天然氣儲槽更多:40公頃妥適規劃,可蓋六座儲槽 3.保護外木山珊瑚:可合併四接供氣量 4.更便宜:觀塘不用蓋港,約省1300億元納稅錢 5.更安全:台北港風浪較小,天然氣卸收更安全 6.完整保護藻礁生態 7.空污季更能減煤:冬季風浪大,觀塘港不易卸氣,台北港仍可供氣,降載燃煤機組 8.不會延宕中南部老舊燃煤機組除役 9.解決台北港閒置問題、有利國家財政,亦可加速既有47座油槽遷建,遠離社區聚落 10.無須重啟核四:擁護核四重啟的人,再也沒有蹭藻礁公投聲量的藉口 呼籲民眾安心投同意 在野合力挺藻礁要求三接遷址台北港
藍、白、黃立委跨黨派支持三接遷址,呼籲民眾投下同意票。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說,台北港的替代方案很明確很具體而且可行,既省錢又安全還能讓藻礁永存。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說,大潭海象不佳,未來天然氣有供應風險,三接可以遷址到台北港,經濟部也在擴大既有的台中及永安接收站供氣能力,政府應該以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評估台灣整體天然氣供需,不要強硬破壞藻礁生態又債留子孫。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不只喊出遷址台北港,也具體提出替代方案設計圖(右)及海管設置方式(左)。圖片來源:藻礁公投推動聯盟
「若藻礁公投通過要求三接遷址,經濟部就沒有能力增氣減煤,那就是一個卸責失職的政府。」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認為,政府絕對有備案。此外,綠營背景的前台南縣長蘇煥智也站出來聲援藻礁公投,他說,許多專家學者原先都支持遷移到台北港,但執政黨始終不願退讓,「現在民進黨政府傲慢不願傾聽,因此必須站出來支持三接遷址台北港。」
經濟部仍指台北港不可行 堅持觀塘三接為最佳方案
不過,經濟部表示,台北港方案不僅需要11年,也要面對新北市政府出具公文反對、在地民代明確反對的意見,且未做環境影響評估,也沒有考量數十公里天然氣管線對海洋與岸邊藻礁影響等問題,在台北港興建的可行性不高。
張譽尹則說,新北市政府反對已是近三年前的情形,如今已有不同的方案,應重新評估。林為洲也質疑,高雄及台中接收站都是在既有港口,為何台北港就無法做為接收站,非得蓋在大潭藻礁海域。
經濟部卻表示,台北港屬於高度繁忙港口,天然氣接收站與船隻出入口需保持安全距離,否則可能使天然氣接受與既有航線發生衝突,建議不應紙上畫路線,或斷章取義引用施工時間,就武斷認定方案可行與需時多久,仍要經過專業的商港航安評估,無法武斷推定可行。
經濟部強調,三接外推方案,已避開潮間帶藻礁,且不會造成突提效應,最大程度保護藻礁,是現階段最能兼顧供電穩定、減碳降空污、藻礁保護的三贏方案,籲請大眾投下不同意。
海洋大學榮譽教授邱文彥則批評,經濟部片面宣稱三接不會破壞藻礁是謊言,「只用過去或現在的資料,都無法輕易判斷未來會不會影響。」他說,大潭藻礁生態有很活躍的海沙流動,人造工程的防波堤與簍空棧橋會改變海流狀況,對於大潭藻礁有「未可知的衝擊」。
資料來源:https://times.hinet.net/news/23607773
藻礁盟估三接遷址台北港僅需五年半 跨黨派立委力挺
-
跨黨派立委挺三接遷台北港 環團:時程與外推相當,還省1300億
跨黨派立委挺三接遷台北港 環團:時程與外推相當,還省1300億
蔡佩珈
2021年11月16日 週二 下午4:33·2 分鐘 (閱讀時間)
距離12月18日舉行的藻礁公投還剩約1個月,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6日提出替代方案,建議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遷址至台北港N7至N9貨櫃碼頭,並強調該方案比觀塘港外推還更可行,時程至多花費5年半,還能省下1300億元。該方案獲得跨黨派立委支持,包含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與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等人皆贊同。
為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中油擬於桃園大潭電廠觀塘工業區興建三接,但選址落在大潭藻礁區域而引發爭議。經濟部今年5月提出新方案,擬將工業港外推445公尺,距離岸邊1.2公里,也不浚挖、破壞水下礁體。經濟部曾多次在臉書粉專指出,三接若遷址台北港將耗費11年。
環境律師張譽尹表示,台北港N7至N9貨櫃碼頭有大片土地可利用。N7至N9貨櫃碼頭運量不如預期,加上BOT廠商至今未按照合約興建貨櫃碼頭,也未提出相關營運績效報告。環團推估,若在台北港N7至N9興建三接,前置作業約1.5年,計畫核報、環評審查以及興建儲槽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4年,並批評經濟部說三接移至台北港要11年來不及,是錯誤的片面資訊。
張譽尹:台北港建三接,儲槽可以建更多
張譽尹細數在台北港興建三接的優點,包含:期程與原址外推相當、儲槽可以興建更多、可合併第四天然氣接收站、費用更便宜。台北港風浪更小,收卸天然氣安全、有利藻礁生態保育、改善中南部空污問題、解決台北港已開發地區的閒置問題,還能讓支持重啟核四的人,沒有藉口蹭藻礁公投聲量。
蔡壁如指出,三接興建工程突顯3個程序不正義,包含:2016年至今,政府仍不依法開啟保護區審議、2017年政治力介入環評,以及2020年違反環評停工承諾。此外,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天然氣接收站夠用即可,儘管目前已規劃到七接,但根據能源局資料顯示,專家學者評估到2050年,接收站使用率恐只剩4成,政府現行能源轉型規劃有太多缺失。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8%B7%A8%E9%BB%A8%E6%B4%BE%E7%AB%8B%E5%A7%94%E6%8C%BA%E4%B8%89%E6%8E%A5%E9%81%B7%E5%8F%B0%E5%8C%97%E6%B8%AF-%E7%92%B0%E5%9C%98-%E6%99%82%E7%A8%8B%E8%88%87%E5%A4%96%E6%8E%A8%E7%9B%B8%E7%95%B6-%E9%82%84%E7%9C%811300%E5%84%84-083359641.html
跨黨派立委挺三接遷台北港 環團:時程與外推相當,還省1300億
-
推動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只需5.5年、可省1300億
推動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只需5.5年、可省1300億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舉行「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記者王藝菘攝)
2021/11/16 16:22
首次上稿:14:40
更新時間:16:22(新增經濟部、交通部回應)
相關新聞請見
三接可遷台北港? 交通部:從無規劃且影響航安
三接遷台北港不可行 經濟部:需時11年、新北反對
〔記者陳昀/台北報導〕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偕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台灣維新召集人蘇煥智等人在立院開記者會,並發布研究指出,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的確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時程只要5.5年,還可節省1300億元公帑。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表示,環評期間曾提出許多三接替代方案的可行性,都被開發單位否決,近一年來在多位立委協助調閱資料下,終於找到台北港確實較快的證據,希望政府立即宣布三接停工,懸崖勒馬,並期待政府未來從制度落實聽證會制度,讓政策更具體有效地被執行。
環境律師張譽尹說明,台北港N7~N9仍有大片土地可利用,依照立委提供資料,由於貨櫃碼頭運量不如預期,BOT公司至今沒有依合約興建碼頭、提出營運績效評估,甚至已提出展延即停止興建等訴求,推估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方案只需5.5年,包含政府政策變更、協商投資契約、環差審查或環評審查等前置作業約需1.5年,港灣及造地工程目前已完工,再興建儲槽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約4年。
張譽尹強調,台北港方案不但跟外推方案時程相當,儲槽更多,不用蓋港還可以省1300億元納稅錢,除此之外,聯盟還有更好的「多元輔助方案」,也就是擴建或新建一接、二接、五接,再加上海管建設,就足夠大潭電廠用氣。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指出,政府的文宣一再宣稱遷址台北港或林口港,海管將破壞沿線藻礁,但依協和電廠更新改建環評書,我國現有天然氣海管均布設於西部離岸約10公里近海海域,水深30至50公尺的砂質海床,但藻礁不是砂質海床,顯不適合埋設天然氣海管,若遷址到台北港,理當比照其他海管埋設條件,不應拿錯誤資訊威脅大眾會破壞藻礁。
蔡壁如指出,對於觀塘港海象、風浪是否影響卸收安全與有效日數,以及外推方案突堤效應海流、漂沙對藻礁生態系影響的疑慮尚未釐清,民進黨政府也承認再外推方案不可能不影響藻礁,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專家學者也評估2050年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只剩4成,現行能源轉型規劃有太多缺失,請民進黨政府不要再恐嚇民眾。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說,台北港替代方案內容應該要在聽證會上跟官員對話,在野黨立委不斷要求,主管機關卻寧願花5800萬到處去開說明會宣傳,就是不肯開聽證會對話,執政黨立委還很偽善地把提案改成3個月後公投後舉行公聽會,其實有很多替代方案,很遺憾他們就是不肯,硬要在三接破壞珍稀藻礁,令人納悶。
陳椒華說,藻礁公投牽涉到能源轉型、藻礁保育、正當程序3大面向,這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更多、更正確、更完整的資訊,但政府一直沒有好好公開資訊,也不願依法辦聽證會,台北港方案是兼顧能源轉型能源轉型、藻礁保育、國家預算理性,且具很高可行性的替代方案,在公投前人民有權得知。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偕立委開記者會,發布研究指出,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的確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時程只要5.5年,還可節省1300億元公帑。(記者陳昀攝)
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738331
推動三接遷址台北港 藻礁聯盟:只需5.5年、可省1300億
-
環團提三接改在台北港 建設只需5年半
環團提三接改在台北港 建設只需5年半
2021年11月16日 週二 下午3:48·1 分鐘 (閱讀時間)
距離1218四大公投只剩1個月左右,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16)日推出第三接氣站的台北港替代方案,環團指出,運用台北港閒置的貨櫃碼頭,建設時間只需要5年半,根本不需要經濟部所宣稱的11年。(李人岳報導)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和多位立委出面,推出三接台北港替代方案,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指出,環團從來沒有反對興建三接,但是不應該蓋在珍貴的藻礁地景和生態系上,可惜現在充斥著說「環團反對三接」的說法其實是混淆視聽,而且帶頭混淆視聽的是政府,這是令人非常遺憾的。
律師張譽尹表示,經濟部過去不斷強調三接如果遷到台北港至少要再延後11年,但那是用台北港N14貨櫃碼頭在評估,從沒有考慮過學者和民間提出的N7到N9貨櫃碼頭,他指出,由於N7到N9運量不如預期,如果轉做三接基地的時程只需要5年半。
張譽尹說,三接遷址到台北港有十大優點,包括期程和外推方案差不多、有更大腹地可增建儲氣槽、可合併協和電廠四接,風浪小、卸收安全,更可以保育藻礁生態。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7%92%B0%E5%9C%98%E6%8F%90%E4%B8%89%E6%8E%A5%E6%94%B9%E5%9C%A8%E5%8F%B0%E5%8C%97%E6%B8%AF-%E5%BB%BA%E8%A8%AD%E5%8F%AA%E9%9C%805%E5%B9%B4%E5%8D%8A-074806066.html
環團提三接改在台北港 建設只需5年半
-
環團提遷址台北港打臉三接外推案 潘忠政:時間減半、經費省1300億元
環團提遷址台北港打臉三接外推案 潘忠政:時間減半、經費省1300億元
更新時間: 2021/11/16 14:00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11/16)召開記者會指三接有更好的替代方案。王重皓攝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藻礁公投將在12/18舉行,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開記者會提出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推估三接若遷址到台北港N7-N9貨櫃碼頭,比經濟部提出的外推方案還更好,從前置作業到完成興建最久只需5.5年,還可省下納稅人1300億元,兼顧保育藻礁和改善中南部空污,強調從未反對興建三接,訴求不要蓋在藻礁生態上。
為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中油在觀塘工業區興建天然氣第三接收站,但由於興建地點會影響到藻礁生態系,因此引發環團反彈,要求政府將三接遷址。經濟部在今年5月提出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外推到離岸1.2公里處,並使用善待藻礁工法施作,也在臉書上多次發文指出,若三接沒有如期完工,台灣將會有缺電危機,會增加燃煤發電,導致無法達到減碳目標,更強調三接遷址會影響到天然氣供應時程將延後11年。
然而藻礁公投聯盟認為,外推方案只是經濟部不想再走一次環評,且如果依照外推方案施工,還是會讓部分地點流速降低,讓漂沙影響到藻礁生成,也指出依照政府今年5月的全國電力供需報告,在2025年時備用容量率是16.9%、2026年17.9%、2027年19.9%,皆高於政府所訂目標值15%,因此不會有缺電危機。
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表示,在三接環評期間,就曾經有提出過許多三接替代方案,但都被開發單位否決,也說針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從來都沒有反對興建,只是要求不要興建在大潭藻礁生態系上。
至於過去經濟部不斷強調三接遷址台北港會延後11年供應天然氣,環境律師張譽尹表示,經濟部的這項數據是用台北港N14貨櫃碼頭來做評估,完全不是用環團提出的N7-N9貨櫃碼頭,因此批評經濟部直接表明11年來不及,分明是錯誤的片面資訊。
張譽尹指出,根據多位立委提供的資料,台北港N7-N9貨櫃碼頭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利用,張譽尹表示N7-N9貨櫃碼頭的運量不如當初規劃,再加上BOT廠商並沒有按照合約進行興建,也沒有提出相關營運績效報告,因此環團推估,若使用N7-N9貨櫃碼頭的這片土地,在前置作業約需1.5年,興建儲槽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需4年,這樣算下來時程僅需5.5年,比經濟部提出的11年還要短。
三接遷址台北N7-N9貨櫃碼頭不需用到11年時間。王重皓攝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張譽尹也提出在台北港興建三接的十大優點,包含期程與原址外推相當、儲槽可以興建更多,預計可以建6-7個儲槽、可合併第四天然氣接收站、造價更便宜,因港灣和造地都是原有的,可減少1300億元興建費用、台北港風浪更小,收卸天然氣更安全、有助於藻礁生態保育、改善中南部空汙問題、解決台北港已開發土地閒置問題、以及可以讓擁護重啟核四的人,沒有藉口蹭藻礁公投聲量。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過去政府一直聲稱,三接遷址到林口港或台北港,海管將會破壞沿途礁體,但根據報告,國內目前設置天然氣海管的條件,都是設在西部離岸約10公里的近海海域,且水深30-50公尺的沙質海床,但藻礁並不是沙質海床,明顯不適合埋設天然氣海管。
三接遷址台北港優點。王重皓攝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立委蔡壁如表示,在三接興建工程中凸顯出政府3個程序不正義,包含從2016年至今,政府未依法開啟保護區審議、2017年賴清德「藻礁換深澳」政治力介入環評、以及2020年違反環評停工承諾。
蔡壁如批評,政府不應該持續大內宣,應該要召開能夠釐清所有事實的聽證會,來讓人民更加清楚事情真相,並指出其實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天然氣接收站夠用就好,雖然目前已規劃到七接,但專家學者評估2050年接收站的使用率恐怕只剩下4成。(王重皓/台報導)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116/RF2K3MGRPZAG5MITBPT4FZDGHE/
環團提遷址台北港打臉三接外推案 潘忠政:時間減半、經費省1300億元
-
1218公投》藻礁聯盟提三接遷址臺北港 跨黨派立委來支持
1218公投》藻礁聯盟提三接遷址臺北港 跨黨派立委來支持
13:47 2021/11/16
中時
曾薏蘋 、 劉宗龍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6日舉行「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左起)、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及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等舉標語、喊口號,呼籲政府立即停止三接工程,讓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可以雙贏。(劉宗龍攝)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16日舉行「中油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可行性說明」記者會,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左起)、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及前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等舉標語、喊口號,呼籲政府立即停止三接工程,讓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可以雙贏。(劉宗龍攝)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邀請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拋出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的替代方案,聯盟強調,時程最多只要5年半,還能節省新台幣1300億元的公帑,經費便宜、風浪小、可保育藻礁,也可改善中南部空汙;此替代方案也獲國民黨立委林為洲、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支持。呼籲政府立即停止中油三接工程。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記者會中,環境律師張譽尹指出,台北港是台北港貨櫃碼頭股份有限公司以BOT的方式投資興建,特許期50年。但合約中也表明,若有政策需求要轉作,政府有權終止BOT公司的營運許可。
張譽尹說,港灣及造地工程不用再花任何時間,因為它就填好擺在那邊,興建儲槽、輸氣管、氣化設備工程,抓的時間是4年,這個時間跟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今年4月14日的簡報抓的時間是完全一模一樣,這個包括儲槽的興建、還有輸氣管、氣化設備等等興建的工程。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強調,環保團體並不反對興建三接,雖然現在氣候變遷議題嚴峻,但減煤增氣、限縮石化依賴才是正道,只是要求不要蓋在珍貴的藻礁地景及生態系上面。
他說,期待政府能夠真正落實能源轉型,立即宣布三接停工,回應蔡英文總統去年6月4日對環團表示,期盼達成雙贏方案的心願,及早懸崖勒馬。
今出席支持藻礁公投聯盟提出的三接遷址台北港替代方案的跨黨派立委包括國民黨林為洲、民眾黨立委蔡壁如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
蔡壁如表示,這次公投要凸顯的是政府的程序不正義,與能源政策的漏洞。三接有很多替代方案,而且天然氣接收站夠用就好,目前都已規劃到七接。據能源局資料顯示,2025年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只有72%,專家學者更評估,到2050年天然氣接收站利用率恐怕只剩4成,政府現行的能源轉型規畫實在有太多缺失。
陳椒華說,民進黨寧願花5800萬元到全國舉辦說明會,就是不願意依法舉辦一場聽證會,台北港替代方案對於能源轉型、藻礁保育、國家預算而言都是更好的決策,且有很高的可行性。
林為洲強調,台北港替代方案內容應該在聽證會上跟官員對話,但很可惜到現在都已經快要投票了,民進黨還是不願意對話、也不接受替代方案,卻堅持要留在原地破壞珍貴藻礁。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116005659-260407?chdtv
1218公投》藻礁聯盟提三接遷址臺北港 跨黨派立委來支持
-
環團推三接遷址到這 10大優點曝
環團推三接遷址到這 10大優點曝
NOWnews今日新聞 (2021-11-16 11:47)
分享|
▲環團認為,三接遷址台北港比現行政府所提的外推方案更佳,圖為進行中的三接工程。(圖/資料畫面,記者李春台攝)
公投進入倒數階段,藻礁公投推動聯盟今(16)日與在野跨黨派立委召開記者會指出,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方案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可行,時程最多只要5.5年,就能兼得保育與能源轉型,還可增氣減煤並改善中南部空污,更能節省1300億元公帑。
12月18日將舉行四大案公投,其中第20案珍愛藻礁公投由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領銜提出,主文為「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盼政府將中油三接遷離大潭藻礁。今潘忠政也偕同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等人召開記者會,剖析中油三接遷址臺北港N7~N9替代方案可行性。
「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反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潘忠政強調,他們自始都未反對建三接,只是要求不要蓋在藻礁生態系上,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嚴峻,在能源轉型有多元路徑的情況下,減煤減氣、全面限縮石化依賴才是正道。
潘忠政指出,過去他們曾提出許多三接替代方案的可行性,但是都被開發單位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否決,不過前環評委員鄭明修、前環保署長詹順貴等人都提出三接有替代方案,甚至時程比觀塘更快,希望政府立即宣布三接停工。
環境律師張譽尹說明,藻礁公投推動聯盟認為,三接遷址台北港N7~N9替代方案比政府提出的外推案更好、更可行,最多僅耗時5.5年,就能讓藻礁保育與能源轉型雙贏,兼得增氣減煤與改善中南部空氣汙染,還能節省納稅人1300億元公帑。
張譽尹進一步表示,政府拒絕任何遷址替代方案的唯一關鍵為「時程趕不及」,但時程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政府漠視「程序正義」,不依法召開聽證程序、不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進行相關審議,「這是民主臺灣的最大危機,需要人民以公民投票來複決此一不當選址政策。」
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分析,三接若能遷址台北港有10大優點,在時程上最多僅要5.5年,與原址外推期間相當、儲槽量可以更多,還可以解決台北港已開發地區的使用閒置問題,有利國家財政、加速台北港區既有47座油槽遷建時程,遠離社區聚落。
此外,因為觀塘不用蓋港,費用方面更便宜,約可節省1300億元,且台北港風浪更小,卸收更安全,冬日風大時,觀塘港不能入港卸氣,但台北港還是可以卸氣,讓燃煤機組順利降載或停機,中南部老舊燃煤機組替代時程也不會延宕。
至於環境方面,藻礁公投推動聯盟則認為,遷址台北港對藻礁生態保育更好,能合併四接,保護外木山海洋珊瑚,還能讓擁護核四重啟的人,「再也沒有蹭藻礁公投聲量的藉口!」
資料來源: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1116/40575584.html
環團推三接遷址到這 10大優點曝